作者归档

Tomcat-connector的微调(3): processorCache与socket.processorCache

tomcat在处理每个连接时,Acceptor角色负责将socket上下文封装为一个任务SocketProcessor然后提交给线程池处理。在BIO和APR模式下,每次有新请求时,会创建一个新的SocketProcessor实例(在之前的tomcat对keep-alive的实现逻辑里也介绍过可以简单的通过SocketProcessorSocketWrapper实例数对比socket的复用情况);而在NIO里,为了追求性能,对SocketProcessor也做了cache,用完后将对象状态清空然后放入cache,下次有新的请求过来先从cache里获取对象,获取不到再创建一个新的。

这个cache是一个ConcurrentLinkedQueue,默认最多可缓存500个对象(见SocketProperties)。可以通过socket.processorCache来设置这个缓存的大小,注意这个参数是NIO特有的。

接下来在SocketProcessor执行过程中,真正的业务逻辑是通过一个org.apache.coyote.Processor的接口来封装的,默认这个Processor的实现是org.apache.coyote.http11.Http11Processor。我们看一下SocketProcessor.process(...)方法的大致逻辑:

阅读全文

Tomcat-connector的微调(2): maxConnections, maxThreads

1) 最大连接数

tomcat的最大连接数参数是maxConnections,这个值表示最多可以有多少个socket连接到tomcat上。BIO模式下默认最大连接数是它的最大线程数(缺省是200),NIO模式下默认是10000,APR模式则是8192(windows上则是低于或等于maxConnections的1024的倍数)。如果设置为-1则表示不限制。

在tomcat里通过一个计数器来控制最大连接,比如在Endpoint的Acceptor里大致逻辑如下:

阅读全文

Tomcat-connector的微调(1): acceptCount参数

对于acceptCount这个参数,含义跟字面意思并不是特别一致(个人感觉),容易跟maxConnections,maxThreads等参数混淆;实际上这个参数在tomcat里会被映射成backlog:

static {
    replacements.put("acceptCount", "backlog");
    replacements.put("connectionLinger", "soLinger");
    replacements.put("connectionTimeout", "soTimeout");
    replacements.put("rootFile", "rootfile");
}

backlog表示积压待处理的事物,是socket的参数,在bind的时候传入的,比如在Endpoint里的bind方法里:

阅读全文

Tomcat对keep-alive的实现逻辑

Tomcat的connector实现逻辑蛮复杂的,有很多种状态总记不住,每次遇到网络相关的问题都要翻一遍代码,这次结合一个案例看看tomcat的三种connector的实现方式。

这个案例在毕玄的blog里也提到了,背景是某应用上游有个用c写的模块与server端tomcat进行http通讯,这个应用tomcat配置的connector是apr模式。之前一直运行的很稳定,但一次前端扩容后,导致后端的tomcat全部阻塞在下面的堆栈上:

阅读全文

tomcat启动时检测到循环继承而栈溢出的问题

一个用户在使用tomcat7054版本启动的时候遇到的错误:

Caused by: java.lang.IllegalStateException: 
Unable to complete the scan for annotations for web application [/test] 
due to a StackOverflowError. Possible root causes include a too low setting 
for  -Xss and illegal cyclic inheritance dependencies. 

The class hierarchy being processed was 

[org.jaxen.util.AncestorAxisIterator->
org.jaxen.util.AncestorOrSelfAxisIterator->
org.jaxen.util.AncestorAxisIterator]
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checkHandlesTypes(ContextConfig.java:2112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processAnnotationsStream(ContextConfig.java:2059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processAnnotationsJar(ContextConfig.java:1934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processAnnotationsUrl(ContextConfig.java:1900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processAnnotations(ContextConfig.java:1885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webConfig(ContextConfig.java:1317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configureStart(ContextConfig.java:876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startup.ContextConfig.lifecycleEvent(ContextConfig.java:374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util.LifecycleSupport.fireLifecycleEvent(LifecycleSupport.java:117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util.LifecycleBase.fireLifecycleEvent(LifecycleBase.java:90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core.StandardContext.startInternal(StandardContext.java:5355)
at org.apache.catalina.util.LifecycleBase.start(LifecycleBase.java:150)

这是在tomcat解析servlet3注释时进行类扫描的过程,发现了两个类的继承关系存在循环继承的情况而导致了栈溢出。
阅读全文

JVM上的随机数与熵池策略

在apache-tomcat官方文档:如何让tomcat启动更快 里面提到了一些启动时的优化项,其中一项是关于随机数生成时,采用的“熵源”(entropy source)的策略。

他提到tomcat7的session id的生成主要通过java.security.SecureRandom生成随机数来实现,随机数算法使用的是”SHA1PRNG”

private String secureRandomAlgorithm = "SHA1PRNG";

在sun/oracle的jdk里,这个算法的提供者在底层依赖到操作系统提供的随机数据,在linux上,与之相关的是/dev/random/dev/urandom,对于这两个设备块的描述以前也见过讨论随机数的文章,wiki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,摘抄过来,先看/dev/random

在读取时,/dev/random设备会返回小于熵池噪声总数的随机字节。/dev/random可生成高随机性的公钥或一次性密码本。若熵池空了,对/dev/random的读操作将会被阻塞,直到收集到了足够的环境噪声为止

阅读全文

华东地区scala爱好者聚会(2014上海)

感谢看处方汪院长烨明,为这次活动提供了场地和零食,去年在上海的scala聚会也是看处方的汪院长发起的。这次聚会人比上次略微多一些了,而且整体水平是不断提升的。

聚石分享了来往使用scala构建通讯的一些经验,来往的IM部分采用自己的协议(有些类似spdy,要简单很多),在协议网关的实现上主要使用scala、akka,他主要分享了这个过程中踩过的一些坑。

诺铁的分享是scala集合部分,这部分内容是小中见大的,有部分内容来自《scala in depth》(顺便提一下他翻译的这本书快要出版了)。整个ppt很清晰,把Vector的细节讲的比较透,另外还提到Set的一个细节是继承自(T)=>Boolean这个函数类型,也就是contains方法,比如Set(1,2,3)(1)将返回true,这种设计确实怪异,容易误解。 阅读全文

Tomcat进程意外退出的问题分析

感谢同事宏江投递本稿。

节前某个部门的测试环境反馈tomcat会意外退出,我们到实际环境排查后发现不是jvm crash,日志里有进程销毁的记录,从pause到destory的整个过程:

org.apache.coyote.AbstractProtocol pause
Pausing ProtocolHandler
org.apache.catalina.core.StandardService stopInternal
Stopping service Catalina
org.apache.coyote.AbstractProtocol stop
Stopping ProtocolHandler
org.apache.coyote.AbstractProtocol destroy
Destroying ProtocolHandler

阅读全文

分享ppt: java7里的fork-join

以前分享的ppt,介绍了java7里的fork-join框架;

从slideshare下载,或从微盘下载

work-stealing在很多框架里都出现过,从两张图能大致看明白:

不正当使用HashMap导致cpu 100%的问题追究

因最近hashmap误用引起的死循环又发生了一些案例,左耳朵浩子写了一篇blog 疫苗:Java HashMap的死循环,看了一下,大家的分析如出一辙。这篇blog也是好几年前写的了,之前在平台技术部的博客上贴过,随着组织结构的调整,那个博客可能不再维护,把这篇文章在这儿也保存一下。

李鹏同学在blog里写了篇关于HashMap死锁模拟的文章: http://blog.csdn.net/madding/archive/2010/08/25/5838477.aspx 做个纠正,那个不是死锁问题,而是死循环。

这个问题,我们以前讨论过。 校长之前的博客和淘宝的毕玄的《分布式Java应用:基础与实践》一书中都提到过 velocity导致cpu 100% 的bug,起因是HashMap的使用不当所致。

阅读全文

深入剖析ConcurrentHashMap(2)

经过之前的铺垫,现在可以进入正题了。
我们关注的操作有:get,put,remove 这3个操作。

对于哈希表,Java中采用链表的方式来解决hash冲突的。
一个HashMap的数据结构看起来类似下图:

实现了同步的HashTable也是这样的结构,它的同步使用锁来保证的,并且所有同步操作使用的是同一个锁对象。这样若有n个线程同时在get时,这n个线程要串行的等待来获取锁。

阅读全文

深入剖析ConcurrentHashMap(1)

原文是09年时写的,在公司的邮件列表发过,同事一粟 和清英 创建的并发编程网 对这方面概念和实战有更好的文章,贴出来仅供参考。pdf格式在:http://www.slideshare.net/hongjiang/concurrent-hashmap 可以获取

ConcurrentHashMap是Java5中新增加的一个线程安全的Map集合,可以用来替代HashTable。对于ConcurrentHashMap是如何提高其效率的,可能大多人只是知道它使用了多个锁代替HashTable中的单个锁,也就是锁分离技术(Lock Stripping)。实际上,ConcurrentHashMap对提高并发方面的优化,还有一些其它的技巧在里面(比如你是否知道在get操作的时候,它是否也使用了锁来保护?)。

我会试图用通俗一点的方法讲解一下 ConcurrentHashMap的实现方式,不过因为水平有限,在整理这篇文档的过程中,发现了更多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地方,使得我不得不从新调整了自己的讲解方式。我假设受众者大多是对Java存储模型(JMM)认识并不很深的(我本人也是)。如果我们不断的对ConcurrentHashMap中一些实现追问下去,最终还是要归到JMM层面甚至更底层的。这篇文章的关注点主要在同步方面,并不去分析HashMap中的一些数据结构方面的实现。

阅读全文

话说模式匹配(8) 一个抽取器的例子

一个抽取器的例子

目前List的序列模式(sequence pattern)可以支持对前边若干元素的匹配,比如:List(1,2,3,_*),如果想要实现 List(_*, lastEle) 这样的形式,就需要通过自定义一个抽取器来实现了

// 自定义Extractor
object Append {
    // 接受List结构
    def unapply[A] (l: List[A]) = {
        // 返回Tuple2:前边的若干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
        Some( (l.init, l.last) )
    }
}

抽取器里的unapply方法,入参对应你想要进行匹配的对象,出参则是解构后的元素。
比如 list match { case Append(x,y) => } 里面的list对应unapply的入参,x,y对应unapply方法的出参。

阅读全文

话说模式匹配(7) 一个构造器模式的例子(by case class)

第一篇讲述构造器模式匹配的时候给出过tree的例子,因为tree的数据结构很适合用构造器模式来解构。这次再看另一个例子。

scala里的List是个典型的很适用模式匹配的结构,它的接口和数据定义非常凝练。现在我们假设需要一个与List结构正好相反的结构MyList。

List由2部分组成,[head, tail],其中的head是元素本身,而tail则是List类型,也就是一种递归结构。
MyList也由2部分组成 [init, last],其中last是元素本身,而init则是MyList类型。(与List正好颠倒)

// 定义抽象类
abstract class MyList[+A]

// 具体子类,数据由两部分组成:init,last
case class Cons[B] (init:MyList[B], last:B) extends MyList[B]

// 元素为空的MyList单例对象,类似 Nil
case object Empty extends MyList[Nothing]

阅读全文

话说模式匹配(6) case类的细节

我们在第二篇文章里曾提到过:

本质上case class是个语法糖,对你的类构造参数增加了getter访问,还有toString, hashCode, equals 等方法; 最重要的是帮你实现了一个伴生对象,这个伴生对象里定义了apply方法和unapply方法。

现在我们来详细的分析一下case class,对一个简单的样本类

case class B()

阅读全文

return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