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循环计数器
感谢同事[孙棋]的投稿
现实当中很多场景,需要进行轮训服务,比如轮训在10个日志文件当中写日志,在10台机器上轮训的去调用以实现负载均衡,常规的做法,如tomcat的Poller线程轮训选择,就采用
[code lang=”java”]Math.abs(pollerRotater.incrementAndGet()) % pollers.length[/code]
此地需要取原子自增的绝对值模以poller线程数,那是否有更好的实现呢?
[code lang=”java”]
public class CycleAtomicInteger {
private final static long PARK_TIME = 1000L * 1000;
private AtomicInteger counter = new AtomicInteger(0);
private int range;
public CycleAtomicInteger(int range) {
if (range < 2)
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);
this.range = range;
}
/**
* 获取下个原子值
*
* @return
*/
public int next() {
for (;;) {
int c = counter.get();
int next = (c + 1) % range;
if (counter.compareAndSet(c, next)) {
return c;
} else {
LockSupport.parkNanos(PARK_TIME);
}
}
}
}
[/code]
这样就可以快速的实现rr的效果,同时也避免了abs的过程,至于LockSupport.parkNanos(PARK_TIME);加了这个后,4个线程执行2亿次的计算,我本机从原来的16s减少到4s,至于为什么要加这个,可参见更快的AtomicInteger
当然,这样设计会存在cas的aba问题,但对当前的case需求,其实是满足的,也不存在问题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: 转载自并发编程网 – ifeve.com本文链接地址: 原子循环计数器
The link is inaccessible
已修复
“这样设计会存在cas的aba问题,但对当前的case需求,其实是满足的,也不存在问题 ”
请问为什么不存在问题?我看着怎么觉得存在aba的问题呢?
我明白了,你是说在现实场景中aba不造成问题。
这里有两个问题:
1. park的时间,现在是1ms ,这个时间的长短还是需要斟酌的,lz有没有试过调整这个值看效果?
2. lz的这个方案,只是多了一个park的过程,但和开始提出的问题比优点在哪呢? 也用到了 cas 也用到了incrementAndGet,区别究竟在哪?或者说,他为什么效率更高?能解释下么?
1、减少了一次Math.abs
2、park的时间长短,确实是应该依据具体情况来,就我本地机器与服务器的测试,1ms相对是合适的,具体见http://ifeve.com/better_atomicinteger/
主要提升的原因,是在激烈的竞争下,避免了cas的自旋
应该是轮询不是轮训
应该是1ns不是1ms